健全生物安全措施,降低病害感染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9-10-15 09:55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1 前言

病害防控不得力,各种鸡病肆虐是影响养殖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而做好各种鸡病

的控制,往往得益于健全生物安全体系,以及高效的免疫接种程序。

2 搞好鸡场消毒,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搞好鸡场消毒,是健全生物安全措施,降低病害感染,提升良凤花鸡养殖效益的关键。消毒关系环节内容居多,将消毒工作到位这几方面应格外注意。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2.1 人员消毒

无关人员的随意进出,是病毒携带进入的重要源头。为此,鸡场应封闭化管理,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就进场养殖管理人员而言,则要在消毒通道5~10 min后,方可进入。

2.2 用具消毒

场内所有用具,包括进出车辆,都要例行严格的消毒管理。饲用用具每月要消毒2~3次,消毒前严格清洗。

2.3 场地消毒

全空圈舍后,彻底消毒1次。日常每月都要消毒道路、排水沟、污水处理池等2~3次。消毒前,严格清扫,清除废弃物、污染物等等,严格无公害处理。

2.4 鸡群消毒

鸡群消毒,包括:体外消毒和肠道消毒。体外消毒最常见的就是喷雾,喷雾的顺序,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喷淋期间,喷头正对鸡背上方20~30 cm。肠道消毒最常见的就是饮用消毒液,通过高锰酸钾溶液混水饮服的方式进行肠道消毒。

2.5 消毒期间注意的问题

2.5.1 消毒药剂的选择。根据消毒目的而定消毒药剂。选用的消毒药液,要求:危害小、高敏感、高效率。同时,为避免耐药性的形成,可选2~3种以上,轮换使用。

2.5.2 消毒药剂的稀释。选用适量清洁饮用水稀释,控制水温在30℃~40℃,不能超过60℃。具体稀释浓度,应根据消毒药使用说明而定。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2.5.3 合理组织通风。带鸡消毒需关闭通风门窗,消毒完毕后,通风至少1 h以上。寒冷季节,处理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合理的做法,在消毒通风前,提高舍温2℃~3℃。

2.5.4 固定消毒时间。消毒时间要固定,一方面起到周期性抑杀病原菌的可能,另一方面对鸡群形成心理准备,大大减缓应激造成的心理负担。

3 做好病毒病防疫,增强抗病毒能力

良凤花鸡常见病毒病有: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等等,此类病害应作为重点防疫对象。

3.1 常见病的免疫

3.1.1 新城疫。首免与二免相差15天左右,二免与三免相差25天左右,油苗间隔6~8周一次,活苗1日龄喷雾效果很好。60日内100只/mL;60日后80只/mL,可以加3 000 iu/mL以下的青链霉素。气雾免疫的应激反应程度与雾粒的大小成反比,因此在有呼吸道病史的场更应适用较大雾滴的气雾免疫。

3.1.2 传染性法氏囊病。首免用三价或B87/M65等7~10日,有启动和拉平双重作用,二免间隔10~15天,三免在65日龄左右,毒力强的倍量要小,或饮水稍长一点,当前免疫日龄有所提前。

3.1.3 传染性支气管炎。目前亚型很多,如肌肉型、肠型、腺胃型、变异型等。肾型可用28/86株、Ma5株等;产蛋可在最后免三联或四联苗时加免4/91株。任何类型毒株都先感染呼吸道。此苗对ND苗干扰较大。蛋和种有的建议二免也改为H120,而不用H52,这样可减小刺激性。

3.2 提升免疫效率的措施

搞好鸡场防疫工作,提升免疫效率是关键性前提。经过长期的防控经验来看,提升免疫效率,应从疫苗购买、免疫时机、防治干扰、改善营养等几个方面着手。

3.2.1 疫苗购买。确保接种用苗的高质量、高效性,选购的疫苗必须出自信誉好、规模大、经营正规的疫苗经售单位,避免接种不良疫苗而造成的负面反应。

3.2.2 免疫程序。确保接种防疫质量,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很重要。免疫程序的制定,需执业兽医师根据地方鸡病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3.2.3 鸡群健康。接种前,了解鸡群健康状况,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现异常鸡只,务必及时询问兽医师,提供及时的应急处理方案。为确保接种高效力,接种前1周,进行1周的增强免疫力中药疗法,对抵抗各种病害的效果会更好些。

3.2.4 预防应激。预防各种应激刺激,接种人员务必技术要娴熟,同时要有耐心,合理接种时间,尽量选在晴朗天气,温度控制在20℃最佳。

3.2.5 调整营养。为增强鸡群免疫力,需改善喂料营养,合理搭配优质全价的新鲜饲料。同时,补充清洁的饮水。接种前2天,饲料中加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对增强免疫效力不错。

3.2.6 防药物干扰。避免药物干扰,接种前3天,禁止用消毒药剂消毒鸡群。同时,禁止服用有杀灭接种毒株的药物。

3.2.7 抗体检测。这是接种效力反馈的参考。一段时间后,对鸡群例行对应的抗体检测。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应立即咨询兽医师安排补免。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