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是否真如所说能治疗痛经呢?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9-11-08 06:35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无论平素在职场多么叱诧风云,在家里多么能提能扛,每个月总有几天提醒你,你还是个女人。要是再碰上痛经,一下子就会被打回弱柳扶风的原型。早些时候,《沉睡魔咒2》里爱洛公主的扮演者艾丽·范宁在出席戛纳电影节活动时,就因为生理痛当场晕倒了。大姨妈到访,明星光环也要给它让位。

对于大多数会痛经的女性而言,即使不像范宁那样痛到要晕倒的地步,至少也会“半身不遂”。针对生理痛,女士们也有很多应对方法,而在众多策略中,局长听过最无稽的,应该是“生孩子能治痛经”这样的偏方了。当然,这时候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们要现身说法了,表示这个说法“亲测有效”。

究竟生孩子是否真如所说能治疗痛经呢?这一期局长请来赵漪璠医生,和我们讲讲生理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会有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生孩子可以治痛经?要先明确是这三种情况

 

原发性痛经的罪魁祸首,请姐妹们记好这个名字——前列腺素。对,你没听错,就是前列腺素。虽然女性没有前列腺,但是我们有前列腺素,它存在于人体很多重要组织和体液中,我们的卵巢、子宫内膜甚至经血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月经期间,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经血排出。但当前列腺素升高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出现子宫异常收缩,经血排出不畅,还会使痛觉神经更敏感,因此出现了小腹坠痛等症状。

生孩子可以治痛经?要先明确是这三种情况

 

原发性痛经常常在女性月经来潮时就出现,或月经来潮后1-2年出现。

继发性痛经顾名思义,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产生的疼痛症状,例如妇科炎症、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继发性痛经的症状是随着以上各种疾病的病情发展而出现的,甚至进行性加重,有些姐妹还会有经前和经后的疼痛症状,吃止疼药也不能缓解。

对付痛经,生个孩子就行了吗?

科学的来说,这只是一部分人的希望。

如果你生完孩子,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月经时前列腺素不再一路暴涨,那么你可能从此摆脱痛经。

如果你曾经的痛经是因为子宫位置造成的,如子宫后倾、子宫过度屈曲等,生完孩子子宫顿悟了回到正轨,那么也可以和痛经说byebye。

如果你前两条都不是,那么还有一个机会。那就是你的痛经是因为子宫颈口过小,影响了经血排出,而你生孩子时恰好经历了开宫口的过程尤其是顺产,那么从此可能就不必再被痛经困扰了。

生孩子可以治痛经?要先明确是这三种情况

 

你看,摆脱痛经也是需要点运气是不是?

事实证明,很大一部分女性在生育后,仍然没被痛经遗忘掉。

痛经怎么办?

首先应该到医院检查,给自己的痛经站个队。如果是继发性痛经,那不是月经时疼一疼那么简单,绝对需要引起重视。

如子宫腺肌病,可出现月经紊乱、贫血、盆腔脏器粘连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出现月经异常、性生活疼痛、不孕等,如果内膜异位于卵巢,也可能出现破裂导致急腹症的发生。

附件炎可引起继发性感染、盆腔脏器粘连、不孕。

这些引起痛经的妇科疾病都需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危害我们的健康。

排除继发性原因后,我们才能安心下来解决原发性痛经。

缓解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症状,我们可以采取口服药物,配合一些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国内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萘普生这类解热镇痛药,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系统的刺激。如果有出血倾向或消化系统溃疡,需要慎重使用。

另一类可以缓解痛经的药物为短效避孕药(不是紧急避孕药),注意如有心脏病、糖尿病、甲亢、血栓性疾病要根据病情遵医嘱服用。

生孩子可以治痛经?要先明确是这三种情况

 

最近日本的EVE系列止疼药成为网红,其主要成分是布洛芬,还有丙戊酰脲(镇静,增强布洛芬的镇痛效果)和无水咖啡因(抑制脑部血管的扩张,使进入脑部的血液减少,达到镇痛的效果)。针对有胃部不适的人群,EVE还有一款专门添加了氧化镁来保护胃黏膜的止疼药。

生孩子可以治痛经?要先明确是这三种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EVE止疼药成分中的丙戊酰脲长期服用,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严重时会引发造血抑制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说明中也提到,服用该药后,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蓝色瘀伤、便血、鼻血等副作用,也可能出现再生不良性贫血、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等症状。并且提示,出现副作用需要中止服药,进行就医。

目前,含丙戊酰脲的药物在美国等多个国家已经禁用,而我国也尚未批准其用于制药。

当然,无论哪种药物,都建议不要随便乱吃,也不能长期吃,必要的时候要到医院就诊。如果正在备孕或怀有身孕,也是不可以吃的哦!

月经期还应该注意保暖,饮食上多吃温热的食物,忌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如果肠胃不适,可以少食多餐。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做舒缓的低强度体操,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经血顺利排出,从而减轻疼痛。

生孩子可以治痛经?要先明确是这三种情况

 


上一篇:胎教有哪些误区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