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GDM史等妊娠高危因素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9-05-19 10:3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孕期检查是指女性在怀孕期间的专项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测量血压、腹围、宫高、妇科内诊、乳房检查、骨盆外测量、血型、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心电图、传染病五项检查、肝、肾功检查、血糖、凝血全套、甲功、产科B超等等,有助于了解胎儿是否健康。

一、孕前准备

(一) 评估孕前高危因素

1

了解孕妇一般情况:询问月经及孕产史,重点询问上次妊娠的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注意有无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GDM史等妊娠高危因素。对于瘢痕子宫,2~3年后瘢痕部位的愈合状态最佳,推荐于此期间再次妊娠,妊娠前应用超声检查了解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及有无瘢痕憩室等。

2

身体检查:测量血压和体重,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及甲状腺功能等,询问有无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有慢性疾病者,需在控制指标正常或稳定后再妊娠,慢性高血压者孕前最好将血压控制稳定后再妊娠;糖尿病者孕前将糖化血红蛋白降至6.0%左右,并稳定6周后再妊娠;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者,最好控制病情稳定半年后再妊娠。

(二)计划妊娠

1

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尽量避免高龄(>35岁)妊娠,年龄35~39岁的孕妇发生妊娠相关疾病的概率是年龄20岁孕妇的2.5倍,而40岁及以上孕妇妊娠期发病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早产及胎儿染色体异常等)更高,且高龄妇女多采用辅助生育技术受孕,使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高龄妊娠不可避免时,应加强监护。

2

体重管理: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接近正常后再妊娠;孕前BMI<18.5 kg/m2者,增加膳食营养,注意有无消化系统疾病。根据孕前BMI来推荐孕期体重增加的合理范围。

3

补充叶酸:推荐孕前3个月及孕早期补充叶酸,既往有孕神经管缺陷(NTD)史的妇女,则需每天补充叶酸。

 

二、孕期检查

(一) 孕早期

1

初次产检:需仔细询问月经情况,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异常情况等,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测量血压、体重,常规在早孕期行超声检查,监测妊娠囊位置、大小、数目及胎心情况,排除异位妊娠,核实孕周(妊娠12周前可根据头臀长推算孕周,12周后则需要根据双顶径大小推断孕周),了解子宫及附件情况,双胎妊娠者注意绒毛膜性质。此外,于妊娠11~13+6周,行超声检查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高危者可行绒毛活检或羊水穿刺;高龄且NT增厚孕妇,也可先行外周血无创DNA检测,或者联合中孕期筛查结果后决定是否行产前诊断(羊水或脐血穿刺)。

2

评估高危因素:若孕妇孕前未曾进行咨询,则应给予高危因素评估。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及甲状腺功能等。同时叮嘱患者控制饮食。孕早期若超过规定标准值,应尽早就医治疗。

(二)孕中期

1

一般检查:询问胎动及饮食、睡眠情况,注意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检查血压、体重增长情况;测量宫高、腹围,评估胎儿生长情况;听诊胎心,嘱孕妇注意胎动的自我监测。

2

特殊检查:中孕期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筛查(推荐妊娠14~20+6周时进行),有血清二联、三联或四联及联合筛查等不同的方法,其中结合早孕期超声测量的NT值、孕妇年龄及孕妇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妊娠相关蛋白(PAPP–A)的联合筛查,对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最高。21–三体、18–三体高风险者,应进一步行产前诊断(羊水或脐血穿刺),或进行外周血无创DNA检测为高风险后进行产前诊断,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风险较高者可行超声随访。

3

妊娠18~24周进行胎儿系统超声筛查,筛查胎儿的严重畸形。

妊娠24~28周应进行GDM的筛查,有条件的医院可直接行口服葡萄糖 耐量试验(OGTT):清晨先抽取空腹静脉血1次测空腹血糖,口服含有75 g葡萄糖的液体300 ml(5 min内)后分别抽取服糖后1、2 h的静脉血(从开始饮用葡萄糖水计时),期间静坐、禁饮食。

(三)孕晚期

1

一般检查:询问胎动、宫缩、饮食及运动等情况;测量血压和体重;检查宫高、腹围大小,评估胎儿生长情况;检查胎位,听诊胎心;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大小、胎位、胎盘位置、胎盘成熟度、羊水量等情况。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等高危孕妇,进一步超声测量脐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峰值流速之比(S/D值)。此外,高危孕妇自妊娠34周可行电子胎心监护(NST),每周1次,评估胎儿宫内情况,复查血常规注意有无贫血等异常情况。注意宫缩情况,预防早产。

2

特殊检查:B族链球菌(GBS)筛查。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高危孕妇可于妊娠35~37周取阴道下1/3与肛周的分泌物进行GBS检查,若GBS阳性,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率。

 

三、常见并发症预防

(一)糖尿病孕妇的管理

有糖尿病史者再次妊娠,孕前注意询问相关病程、并发症。在孕前,需接受关于如何控制血糖的相关知识指导;接受多学科(产科、内分泌科及营养科等)组成的团队的孕前指导,并于孕期持续监测血糖、血压、体重增长等情况;孕前充分评估并治疗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甲状腺疾病等;充分评估孕前用药,妊娠后停用或改用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

因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孕前咨询及孕前、孕期严格血糖控制,可明显提高围产结局,降低死胎、胎儿畸形的发病率,减少相应的医疗费用支出。孕前用饮食、药物或胰岛素将糖化血红蛋白降至不会引起低血糖的最低值,并在接下来的6周内,继续监测血糖控制水平,以降低胎儿畸形、巨大儿、死胎等风险。

(二)其他

妊娠合并SLE孕妇孕期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肾功能、血小板和补体水平等指标,及早发现疾病是否活动并及时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妊娠后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剂量需要加大约25%~30%,妊娠前半期,每半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妊娠26~32周至少检测两次甲状腺功能。

 

综上所述,对经产妇进行孕前咨询、规范的指导及孕期检查,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针对性的并发症的预防,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及方式,可进一步降低经产妇及围产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