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1-10-09 11:07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一、身体需要储备营养

从孕前准备的3个月起,未准妈妈就要多吃一些瘦肉、蛋类、鱼虾、动物肝脏、豆类及豆制品、海产品、新鲜蔬菜、时令水果等,同时还须主副食搭配合理,注重食物的多样化。在饮食上,不能偏食、不要只吃素食,也不要依赖滋补品进补。另外,为减少“早孕反应”对身体的营养的损失,孕前需要多吃一些身体储存量较低的营养素,如富含叶酸、锌、铁、钙等的食物,为早期胚胎的正常发育打下物质基础。

未准爸爸则需要多吃鳝鱼、泥鳅、鸽子、牡蛎、麻雀、韭菜等富含锌和氨基酸的补精壮阳食物,有助于优质精子的形成。

二、需用服用叶酸增补剂

孕前孕后服用叶酸能够很好地预防胚胎的神经管发育缺欠,导致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等畸形儿的出生。通常在孕前3个月就需要开始服用叶酸,平常多食用富含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绿色蔬菜(菠菜、小白菜、苋菜、韭菜)、鱼、蛋、谷、豆制品、坚果等。

另外,做菜时注意温度不要过高,时间也不宜太长。最有效的方法为从怀孕前1-3个月开始口服斯利安或马特纳,一直服用到怀孕后3个月。特别提醒一点,不要错服为叶酸片,它是叶酸性贫血的治疗药物,每片剂量为5毫克,是斯利安片的12.5倍。一旦过多服用,反会引起不良作用。

三、尽量少吃腌薰类食品

咸肉、火腿、香肠、腌鱼、咸菜、烤肉等各种薰烤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致癌物质3,4-苯并芘和仲胺,进入胃后在酸性环境中进一步形成亚硝胺。这两种物质都可使精子和卵子中的遗传物质DNA发生畸变,导致形成的受精卵畸形,因此最好不吃或少吃。

四、仔细清洗果蔬上农药

备孕期间,未准妈妈需要多食用蔬菜水果,但大多果蔬食物上都残留着农药,吃进身体后会改变身体的内环境,使遗传基因发生变异,损害精子或卵子。因此,吃蔬菜和水果时,如可去皮的果蔬尽量去皮,不能去皮的蔬菜和水果在食用前要清洗干净。

五、保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夫妻双方在孕前有必要接受孕前检查,如果其中一方有结核病、肝炎、肾炎,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甲亢、哮喘、癫痫、性病、肿瘤及性病都不宜受孕。另外,未准妈妈如果长期采用避孕工具(除安全套外)和口服避孕药物的,也应在停止避孕6个月后再进行怀孕。孕前的3个月,是比较重要的备孕时期,夫妻双方应该尽量保证身体健康无病。

六、调整体重至正常的范围

通常实际体重低于平均体重15%和高于平均标准体重120%以上的未准妈妈,都会使内分泌功能受到影响,不仅不利于受孕,还会增加胎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患呼吸道或腹泻的机率。属于以上两种情况的未准妈妈在孕前都需要调整自己的体重至正常的范围。体重过瘦的未准妈妈需要多摄取优质蛋白质和富含脂肪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鱼类及大豆制品。而体重过重的未准妈妈则需要控制热量的摄入,少进油腻及甜厚食品,争取将体重减到理想范围内,避免怀孕后并发妊高症及糖尿病。

七、检查是否有智齿长出

大多数20-30岁的准妈妈怀孕后,易因抵抗力降低而患上智齿冠周炎,这时进行治疗会非常麻烦,因为许多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有的药物虽然副作用小且有效,但却容易发生过敏。因此,还处在备孕期的女性应该先去医院检查智齿的情况,以便医生做出适宜处理,从而避免怀孕后患上智齿冠周炎。

八、孕前先接种风疹疫苗

很多先天性畸形的胎儿都是由于风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如果想在孕期避免感染它,目前最可靠方法是接种风疹疫苗。它不仅对于胎儿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对准妈妈及育龄女性也十分有效,但切不能在怀孕之后才进行接种。

九、夫妻双方孕前慎用药物

孕前3个月夫妻都要慎用药物,包括不要使用含雌激素的护肤品。这是由于不少药物对于精子和卵子也有很大的损害。很多男性不育症、孕妇习惯性流产,其中部分原因就是精子受损所致。

十、远离有害的工作环境

从事毒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医院的麻醉师、手术室的护士以及以及接触铅、汞、苯、镉、锰、砷、有机溶剂、高分子化合物的夫妻,或患有射线病、患有射线病、慢性职业中毒及近期内有过急性中毒等未准妈妈,最好在孕前暂时调离目前工作岗位,以减少怀孕后对胎儿的伤害。

十一、未准爸爸不要蓄胡须

准爸爸长蓄的胡须中,可能吸附着空气和灰尘中的各种污染物,尤其是浓密的胡须。当与准妈妈接吻时,各种病菌会轻而易举地就进入到准妈妈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对胎儿非常有害。所以,准爸爸应该在怀孕半年前就把胡须刮掉,平常也要注意勤刮胡须。

十二、家中最好不要养宠物

很多宠物都是弓形虫的携带者,如果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不慎感染,怀孕早期可能会发生流产、早产和畸形,晚期则可致胎宝贝生长迟缓,或出现以侵害中枢神经和双眼为主的多发性异常,如脑积水、小头、小眼、无眼及精神发育障碍等。所以,在孕前未准爸妈最好先把宠物送至别处寄养一段时间。

下一篇:孕前准备知识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